当前位置:
  • 领导讲话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劳可军在全市水利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 来源:市水利局
  • 时间:2018-07-23 10:16:07
  • 阅读:
  • 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引领

    努力开创我市水利科技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水利科技创新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十三五"以来我市水利科技工作情况,深入分析水利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科技工作,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我市水利科技创新,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刚才,会议表彰了水利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希望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史俊伟总工对我市水利科技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和统一部署,我都同意;六家单位作了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各有特点、各有亮点,希望对其他单位推进科技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

    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三五”以来我市水利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市水利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实践需求,水利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科技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一,水利科技研究成果丰硕。近几年,我市水利科技工作者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两年来有1项水利科技成果获得水利部水利科技大禹奖二等奖,2项科技成果获省水利科技创新一等奖,4项科技成果分别获省水利科技创新奖二、三等奖;另外有5项技术列入水利部先进技术(产品)推广目录,2项技术取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市目前水利科技的水平。

    第二,水利科技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为切实加强水利科技项目管理,我们研究出台了《宁波市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为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管理、验收、评奖等提供了依据。据统计,两年来共有60多个项目列入市水利科技项目,其中市水利科技重点项目10项,列入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共投入科技经费约3000万元。同时,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率,“十三五”以来共完成水利科技项目验收5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80%以上。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引领和院士工作室等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白溪水库成立了郭光海大师工作室;三江河道管理局张松达同志被评为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三江河道管理局单海涛、周公宅水库郑文栋获得全国水利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白溪水库陈森炉被评为2016年宁波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农水处朱新国博士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基于WRF-HYDRO宁波现代农田灌溉模型研究培训等等。

    总的来看,“十三五”以来是我市水利科技水平提升较快,成果较为丰硕的两年,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凝聚了我市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和智慧。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水利局向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艰苦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水利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科技创新工作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必由之路。前阶段,水利部印发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了“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强化水利先进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水利基础研究,加强水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幅提高水利科技创新实力”的新目标。全市水利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准确把握我市新时代水利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开创我市水利科技工作新局面。

    第一,准确把握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艰巨挑战。

    宁波是江南水乡、海港名城,滨水而建、依水而兴,伴随着我市“名城名都”建设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建成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水资源、水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水多、水少、水脏依然困扰我市,防汛抗旱减灾形势依然严峻,亟需增强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能力,补齐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的短板;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日益复杂,亟需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惠及民生的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水利新格局,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当前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感知网络尚不完善,尤其是水利要素智能化感知不全面,亟需推动水利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提升水利管理能力,解决水利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社会发展、民生需求、管理提升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水利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

    第二,准确把握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特点对水利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认清水利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水利科技发展呈现三方面的特点:从科研创新的侧重点看,作为地方水利的科研,有别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利科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当前我市水利建设如火如荼,“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水利三年行动计划”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工程带科研,科研促工程,确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从创新的主体看,目前的水利科研正在从单一主体科研向产学研一体化转变,向协同创新转变,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与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的合作,引智发展,为我所用。从科研创新的知识结构看,水利科技正在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综合性学科转变,水利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从以水利工程技术类为主,转向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兼容组合方向发展。今天会议安排几个单位的典型发言也充分体现了当下水利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准确把握我市科技争投对水利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年初上班第二天,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的动员部署,5月23日市政府又召开了全市“科技争投”工作推进会,要求把科技争投作为科技创新的新动能,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用科学治水理念、先进实用技术等改造传统水利。前些年我市水利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去年已经突破100亿元,但科技投入不到3000万,仅占千分之三。各级水利部门对水利科技还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一方面,基层科技工作投入不多、热情不高、氛围不浓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应用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另一方面,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推广力度不够,水利科技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依然较为缺乏,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三、紧紧围绕新时代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水利科技工作的引领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水利科技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中央水利工作十六字方针,按照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民生需求,着力增强水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建设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水利科技工作水平,为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一,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我市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水利科技重大专项及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我市水利中心任务,调研分析水利改革发展中重大、关键、共性的技术问题,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攻关。重点要在蓄滞洪区体制机制研究、水生态环境修复整治、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城镇防洪治涝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重大水利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强化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前段时间市里下达的18个水利科技重点项目计划正是涵盖了当前我市水利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希望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计划要求,认真组织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第二,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全面提升水管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全市江河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的网络大平台,实现上下游左右岸互联互通、相关信息资源共享的大数据,以及集成业务支撑、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的大系统。要加强感知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材料、遥感、遥测、遥控等现有先进技术,形成自动化、高精度、全天候、多元化智能采集网络,构建水利信息监测采集体系,推进水利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和业务应用,开展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我市智慧水利建设。

    第三,加强政策指导,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市拥有涉水施工企业95家(其中一级资质6家,二级13家,三级76家),拥有设计资质的11家(其中乙级2家,丙级9家),施工监理企业20家,但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仅围海股份一家。市政府在“科技争投”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到2020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翻一番的目标,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利企业一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科技部门的沟通,理解好政策,积极支持和服务好涉水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方面要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牵头承担重要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在科研立项和评奖评先方面予以鼓励,使我市数量众多的涉水企业成为水利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的科技创新形式。各类涉水企业也要主动对接各级水利部门,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科技人才的引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增强我市水利科技的创新力和水利经济的竞争力。

    第四,依靠人才驱动,加快培养高素质水利科技创新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发展与创新都需要人才,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流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市内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逐步推广以项目领头人为核心的团队组织模式,发挥人才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同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水利科技教育,全面提高水利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通过系统培养和积极引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管理人员队伍。

    四、强化支撑保障,着力构建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的良好格局

    水利科技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类要素,形成坚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水利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把水利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懂科技、真抓科技、真用科技。主管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不仅在系统里要抓好,更要在行业上引领好,要出台政策鼓励涉水企业投入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切实为水利科技工作提供支持。要在行业内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也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要大力增加科技投入。科技争投,关键在投入,要用足国家与地方科技投入政策,积极争取相关科技计划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社团组织等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拓宽水利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要针对水利前期工作、重大专题研究、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问题,保障经费投入,开展协同攻关。同时要精心管好用好每一笔科研经费,确保资金使用绩效。

    三要发挥学会、协会的作用。水利学会、水利工程管理协会要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发挥“智囊”、“助手”作用,组织好科技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提出具有全局意义和前瞻意义的决策建议,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要积极参与高新技术论坛,主动了解科技前沿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强科研成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吸收和转化。要把水利学会和工程协会建设成行政决策的“智囊团”、水利科技创新的“大平台”、水利科技工作者的“大家庭”。

    四要切实强化科研管理。要加强水利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落实水利科研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水利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实施、验收和成果评价等各个重点环节的管理,规范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和科研人员津补贴的发放,明确水利科技创新评价准则,完善评奖程序和要求,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坚决防止科研腐败。

    同志们,科技兴则水利兴,科技强则水利强。进入新时期,水利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更加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敢为人先的勇气、科学严谨的态度、高效务实的作风,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行业上下、部门内外研究合作,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调研咨询和联合攻关,悉心培养、潜心挖掘、团结引领更多科技人才进军水利科技工作主战场,推动我市水利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宁波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名城名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