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全区有效灌溉面积33.21万亩,区内共有灌区164个,其中大型灌区1个,为亭下水库灌区,奉化区内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中型灌区1个,为横山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83万亩;其他小型灌区162个,总有效灌溉面积11.68万亩。自20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上级部门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部署,以示范县、示范村创建为引领,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奉化区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29.89万亩。实现农业水价改革成效常态化,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长效化,农业用水户节水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一、务实务本强组织,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联动。为了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保障改革任务有序实施,2019年由于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该区及时调整了奉化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细化部门年度改革任务。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相互沟通、密切协作、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区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国家、省、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文件、会议精神,通报全区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示范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效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三是加强宣传发动,指导培训。组织区、镇(街道)两级相关人员参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层工作培训;各镇(街道)组织村级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层培训。充分利用报刊、网站等本地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报道,各镇街道通过向村民分发宣传册,张贴宣传牌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形成了支持、关心、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创建优机制,加强示范村建设引领
一是创新节水奖励机制,落实精准补贴。在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出台了《宁波市奉化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费计收管理办法》。2019年该区先后发放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补助资金787万元;2018高效节水补助资金300万元;山塘分类治理资金340万元;镇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补助资金630万元;灌区维养保洁资金560万元;2018、2019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104.6万元,各项补助资金累计达2700多万。二是建立完善工程管护机制,明确“管护权”,落实“管护人”。目前对全区1600多座山塘, 353 座机埠(泵站),由乡镇发文完成确权。累计成立了173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有村级农业用水管理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类型满足2类以上,覆盖率达100%,让农业用水管理小组成为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用水的管理主体。三是实施示范村建设,加强示范引领。为进一步做好示范村的引领作用,我区确定江口街道三迸桥村、岳林街道童桥村、松岙镇淡溪村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村。以“八个一”推进水价示范村的创建。一个用水组织:以村级为单位,建立了村级用水管理小组,落实放水员、维修养护人员,承担村级农田水利管护职责。一本产权证书:对村级所有的山塘、碶闸、泵站等单体性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确权,明确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一笔管护经费:落实区级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一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放水员和维修养护人员管理制度、制定村级灌溉放水、田间工程维修养护等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办法。一册管护台账:健全放水管理、维修养护、巡查记录等台账。一条节水杠子:把区级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村,督促放水员加强灌溉管理、集约节约用水,并实行节水有奖。一种计量方法: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明渠多断面渠道水位计进行直接计量,村级农业用水量做到数据真实可信、方便统计核算。一把锄头放水:实行放水员灌溉管理责任制,做好泵站运行、水量控制、灌溉巡查、维修需求上报等工作。示范村的打造让周边镇(街道)村可看可学,为全区农业水价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途径。
二、争先争优创示范,农业节水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通过示范县、示范村的创建,水利基础工程得到了完善,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了保障,用水节约还能得到奖励,农户从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3个示范村分布各处,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充分带动农业水价全面改革。二是农业节水初显成效。随着计量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模式的推行,放水员放水和节水奖励机制的建立实施,明显提高了农户的节水用水意识。2019年农业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经初步测算,全区改革有效灌溉面积内共计可节水约2000万方。三是乡村经济振兴显著。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效地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高效优美家庭农场与美丽田野,涌现了大堰西畈村、溪口新建村、萧王庙林家村、松岙海沿村等一大批以“花”为媒“最美田园”。2019年奉化区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193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