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强化监管 筑牢水利安全生产基石
余姚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 史勇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水利“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余姚市水利局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准确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履行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强化思想意识,压实安全责任
“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我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强化红线意识,以“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责任到位、群防群治”的工作思路,按照局班子分工职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以“一盘棋”思想为指引,按照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全面压实业务领域的直接监管责任。并充分发挥各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作用,督促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严格落实监管职责。结合周二夜学、集中学习等方式,局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充分依靠干部职工、强化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责任到人,明确责任主体,调动员工积极性,强调安全生产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来抓,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监管力度,整治安全隐患
持续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试行) 》等法律法规及《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等规定,结合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余姚市水利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实施细则(试行)》和《余姚市水利局关于明确水利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通知》,明确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确定了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的评审制度、备案制度、日常检查制度和重大风险监管制、风险管控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 按照前期布置,各中型以上水利工程和重点在建水利项目已于去年全面完成本单位、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按要求实行备案和挂牌督办制度,排查出重大危险源共计50余项,并录入水利部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同时,我局对全市各运行管理单位和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各所属单位、在建工程的风险情况,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重点内容,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5-6月份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已全面开展水利建设工程风险普查,基本实现施工中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起重吊装、隧洞爆破、有限空间等重要场所风险排查防控并建立电子台账。在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自查的基础上,我局将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强化重点监管,彻查风险隐患。我市的水利工程投资大,分布广,涉及全市22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部分乡镇的建设地点偏僻,安全生产监管点多、面广、线长,监管压力大、任务重,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强化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通过定期开展拉网式水利工程隐患大排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无死角、全覆盖。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逐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期限,确保每个问题都整改到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防范,抓好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等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加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防范,抓好水库、山塘、水闸、河道等工程运行安全;加强内部管理安全防范,抓好河道采砂治理、农村水利、农村水电、水文监测安全等内部管理安全。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加速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三、强化“遏重大”防范,推动攻坚整治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和“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立即在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宁波市水利局《关于切实做好在建工程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和水利工程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的通知》、《余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整治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余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余姚市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局印发了《余姚市水利局关于切实做好在建工程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和水利工程“遏重大”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的通知》,聚焦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省重点在建水利工程,特别是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在项目部开展的危险源识别和隐患排查基础上,实行动态监管,阻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传导的重大事故风险链条,有效防范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杜绝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坚持针对性和基础性举措相结合。推进建设施工“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依托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和智慧水利建设,将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工作。充分依托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监管系统,掌握全市水利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隐患,形成市乡镇分级负责,线上线下联动的监管模式,实行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时动态监管。强化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在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等重点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实施人脸识别实名制考勤,将实名制管理情况与企业信用等级、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资格、招投标资格、资质评定、市场行为监管等挂钩,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范围,确保关键岗位人员现场履职到位、主管部门监管到位,推动水利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推进水利工程可视化建设,在重点水库山塘、水闸泵站、堤防海塘安装视频监控,全面建立水利工程远程动态监视系统,提升管理决策和快速反应能力;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施工安全管理新模式,推动水利工程“智慧工地”创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地信息化监管水平。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每年我局根据宁波市水利局和市安委会文件精神,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检查、汛前防汛安全大检查、国庆中秋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多项安全检查活动,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邀请行业专家对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开展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不断细化水利行业遏重大整治标准,加强动态监管,及时跟踪每项工作推进情况,建立长效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余姚市水利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的行动自觉,切实抓细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水利生产安全事故,坚决打赢“遏重大”攻坚战,全力推动全市水利事业安全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