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一把手谈安全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
  • 来源:市水利局
  • 时间:2021-07-30 11:16:36
  • 阅读:
  • 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从古至今,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目的就是为人类更好的生活。更好生活的最根本要求就是人健康地活着,因此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一、树立“安全第一“和”安全就是效益“的发展理念

    生命重于泰山。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最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安全第一”这几个字常常伴在我们耳边,每次出门时我们的长辈开口第一句便是安全第一,每项工作开始时领导也是嘱托安全第一,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当中,最渴望听到的便是安全这个字眼了,可见安全已经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一个因素。

    “安全第一”是安全与生产、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的结果。因为安全是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保证,有了安全,生产才能有序进行,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安全不仅本身是效益,而且是实现生产效益的基本保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处理好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就能保持了长治久安的安全、稳定的局面。对于安全,我们不仅要学会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我们更应该怀有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我们只有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把提高安全意识作为我们当下最为主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树立安全至上,砥砺前行,把安全第一的原则性宣传到每个人的耳边,为安全树立一个新的榜样。

    二、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地健全安全体系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以坚持预防为主,把事后处理改为事先预防,从被动变为主动。好比把两辆在高速行驶汽车发生追尾碰撞事故变为速度很慢两车轻轻触碰,不光能有效地降低两车损失,更有可能避免车辆事故,不发生损失。从这件事得出坚持预防为主也可认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社会在发展不断地发展,生产要素在变,事故发生原因、处理在变化,这需我们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关键在人,因此要把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放在首位。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人水平,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能力会变强,安全事故易控制。同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坚持安全生产依法常抓不懈,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熟记于心,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即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又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我们中心自18年开始就在探索实践,当时是对姚江大闸和化子闸工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下步我们将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辨识安全隐患,建立危险源管控、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张清单”。对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要严格执行“发现、交办、整改、督查、销号”流程,做到人员、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现场督导、挂牌督办,坚决防止重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排查治理隐患力度、突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加强治理隐患,要摸清工作存各种隐患问题,对隐患的危害性大小分门别类进行数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尤其对重大危险源管理要高度重视,要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

    在安全生产检查中严按“事故在现场,原因在管理,关键在执行”总体思路。

    事故在现场。认真学习总结各类事故教训,并将每次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质量或操作行为,与标准进行对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事故几乎都与此有关,如果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量减少,从而明白一个道理:工作质量是根本,工作质量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生产也搞不好。因此要控制事故,要加强现场管理,也就是把好工作质量或操作行为关。

    原因在管理,管理要标准化。搞标准化管理要从严细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使项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故有要求,一丝不苟,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搞标准化建设,要严格制度,不放松,执行制度不迁就,不讲人情。自2016年开始,就积极响应省、市政府和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目标和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落实经费、人员等相关保障措施。根据浙江省相关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规程,河道中心首次应用元素化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编制组织管理手册、制度手册和操作手册,完善管理设施、标志标牌和预警方案,开展注册登记、安全鉴定和划界立桩,建设智慧三江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管理平台,探索专业化服务外包,规范工程检查、观测、调度、运行和维修养护,逐步形成了以“远程集中控制、闸点少人值守、运行管理规范、专业应急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关键在执行。关于如何提高执行力,加强执行制度是必需的,有了好制度,才能保证执行力是过关的。任何工作的开展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没有制度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好的制度是如何制定、实施,着力点是人。关于人的因素就有两条,1、要有专业知识的相配套人才。近年来,我们经常开展消防、交通安全、急救知识等培训,特别是每年对安全联络员进行专业培训,几年来,共培训安全联络员30余人次,并全部经考试合格取得《宁波市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合格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培养他们能关、敢管、善管素质。2、人的数量要符合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制定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和实用性强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以便有利于实际问题的处理。18年以来开展消防、闸门运行、防汛、船只遇险等演练10余次。很好的检验了应急预案可行性,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险情预防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

    四、强化风险意识、安全警钟长鸣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胸怀“两个大局”,坚“两个至上”,进一步找准安全发展工作定位,着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纠正怔思想偏差、破除路径依赖上争当表率。通过不断学习,强化风险意识。

    警钟长鸣在于切实强化思想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多看实际安全事故的案例,要把别人发生事故,当作如果换成自己是事故当事人,该怎么办。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行再学习、再宣传、再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帮忙和引导大家构成共识,实现思想上再统一、认识上再提高、防控职责上再明确。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努力走出一条适应本单位安全管理、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牢牢刻印在心中,更好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真正地将安全责任扛肩上,落在行动之中,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之中,做到筑牢防线、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建设和谐单位、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