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2年,水利部启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成果和经验。曹娥江流域防洪体系、管理体系相对健全,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基础条件好,在绍兴市水利局积极谋划争取下,数字孪生曹娥江成功列入全国先行先试任务。数字孪生曹娥江试点建设将结合当前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聚集流域防洪,构建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场景,实现多跨协同和闭环管理,努力打造省内乃至全国数字孪生流域样板,为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孪生曹娥江流域防洪业务应用以“科学预报、系统预防、避险管制、精准减灾”为总目标,围绕“降多少雨、涨多少水、风险在哪里、如何调度、该联系谁”等关键环节和问题,全面汇集水利、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数据,打造跨区域(上、下游不同县区)、跨部门(气象、应急等)、跨业务(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干流洪水演进—工程调度—风险研判一体化—风险提示单—风险管控)的多跨应用场景,初步建设“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驾驶舱”的一舱四场景,实现流域防洪减灾研判精细化、过程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
通过“业务协同+流程塑造+技术创新”的改革组合拳,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流程业务重塑。一是构建闭环工作机制,改变过去洪水预报、工程调度、风险研判业务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式,重构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工程调度—风险研判—风险提示—风险管控的一体化闭环协同机制;二是赋能精准防洪减灾,通过夯实算据、创新算法,在预报效率上,实现从过去数小时一次预报到1小时出多个方案的飞跃;在预报方式上,实现从过去基于水文要素的单点数值预报向点、线、面结合的风险影响预报的跨越;三是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流域洪水预报、预警、调度、风险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形成高效协同、齐抓共管的防洪减灾应急体系。
目前“数字孪生曹娥江”已打通气象预报数据,初步完成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工作平台和驾驶舱开发,构建了“一舱四场景”(防洪驾驶舱+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场景),上线了“三图一清单”在线分析(概化图、剖面图、风险图及风险清单),完成“最小化”系统上线试运行,实现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作业和水库群优化调度,下一步将对标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曹娥江先行先试建设,力争交出一份具有浙江特色的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