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水利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勇立潮头、踔厉奋发,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努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谱写“浙水安澜”新篇章。为回顾总结浙江水利改革发展历程,浙江水利网站推出【水利“浙”十年】专题,见证这十年来各地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效!
宁波:激荡甬水奋扬帆 勇立潮头护安澜
潮起东海,水达三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指引下,宁波以勇立潮头的精神擘画兴水治水蓝图,在助力宁波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征程中,镌刻下实干印迹。
实现国家节水型城市“四连冠”,成为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试点城市、全国智慧水利试点城市……十年间,宁波水利部门坚守初心、笃行不怠、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全市水利投资从2012年的73.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1亿元,52.1万农村群众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成功战胜多次超标准汛情旱情,筑起了守卫生命堤坝、捍卫美丽家园、守护百姓安宁的坚实屏障。
“节水优先”,利用最大化
高标准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其中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累计创建省级节水标杆(酒店、小区、学校、企业)61个,省级节水型企业172个,省级节水型单位182个,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391个。这十年,宁波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迅猛增长,但用水量年均增长仅为1.4%,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2年下降44.8%和33.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6提高到2021年的0.62。
再生水回灌河道改善水环境
这十年,宁波大力推广再生水,将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纳入城市水资源配置体系,并入选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打造再生水利用的全国标杆。2021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46亿吨,利用率18.75%。
“空间均衡”,全域一盘棋
白溪水库
十年来,宁波针对降水分布时空不平衡,象山、慈溪等地缺水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足了功夫。如今,全市已经基本构建“外引、内调、互联、分供”的“一盘棋”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水动能”。
引曹北线、引曹南线工程建成通水,钦寸水库工程建设投用,葛岙水库正式下闸蓄水,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一期工程全面实现供水……十年来,宁波统筹实施了一缆子境内外引水补源工程,全市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累计新增供水能力达3.3亿立方米。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这十年,宁波全面解决农饮水安全,先后实施“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应通尽通”工作,实现广大农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全市共建设484个乡村水站,铺设镇村联网管道1256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宁波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应通尽通”工程,截至2022年9月,累计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总长296.5公里,完成率118.6%,受益人口11余万,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
“系统治理”,不止于治水
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澥浦闸站
奉化江堤防
十年来,宁波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到1000亿元,是之前十年的3倍,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这期间,修订编制《甬江流域防洪治涝规划》,重点推进“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防洪排涝“2020”行动、姚江流域治理“6+1”工程等专项行动,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沿江闸泵、海塘安澜、水库预泄能力提升等工程建设,建成投用一线标准海塘545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56座次,完成山塘整治3184座次,新增沿江闸泵强排能力1700立方米/秒;剡江、东江等重要支流堤防工程全线完工或加高,甬江干流防洪工程全面建成,干流防洪能力达到20-100年一遇,中心城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期间,成功防御“海葵”“利奇马”“烟花”“灿都”等强台风,尤其在今年防御“梅花”台风重大考验中,超前部署,精细调度,科学防控,成功应对了超标准洪水的挑战,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在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同时,切实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体系,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群众对水利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市县乡村四级共有7409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并吸纳 36.7 万市民参与护水行动,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劣 V 类断面全面剿灭。实施中心城区清水环通工程(一期)建设,全市河网生态配水量从2017年的3.6亿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5.5亿立方米。成功创建56条市级“美丽河湖”(其中44条为省级“美丽河湖”),30个“美丽水乡”和100个“水美村庄”,一幅绿意盎然的江南秀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两手发力”,创新求突破
勇立潮头敢为先,十年来,宁波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深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全市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城乡河道统筹管理取得新突破,打破原有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建立河道管理城乡一体化机制,实现全市河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统筹发力。
水务行业一体化管理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任务,实现“原水、制水、供水、排水、再生水 ”全行业管理、全链条发展、全要素提升。
水利投融资改革取得新突破,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格局,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已有10个水利项目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项目名单,共获得14.3亿元资金支持。
宁波市山洪灾害预警应用场景
水利数字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国智慧水利先行先试任务全面完成,智慧水利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宁波市数字孪生甬江流域及数字孪生周-皎梯级水库工程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试点。
扬帆再起航,奋楫正当时。展望未来,宁波将锚定水利现代化先行示范的总目标,统筹建设高标准的防灾减灾体系、高水平的供水保障体系、高质量的农村水利支撑体系、高品质的河湖生态体系和高效率的水利水务治理体系,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上加速奔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