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上级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数字化改革看水利】打造东苕溪数智防汛 筑牢防汛安全“生命线”
  • 来源:浙江水利网
  • 时间:2022-04-01 09:17:33
  • 阅读:
  • 【编者按】今年,浙江水利数字化改革大潮继续奔涌激荡:理业务、上应用、出制度、抓进度、重实效……改革的机制不断完善,改革的任务逐步落实。浙江水利网站将继续推出【数字化改革看水利】专题,展现水利数字化改革的“硬核”成果,努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全景图中展示更多水利风采和担当。近期,我省第一批15个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出炉,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它们“真好用、真实用、真管用”实战效果。

    打造东苕溪数智防汛   筑牢防汛安全“生命线”

    东苕溪横跨我省多个市区县,处于太湖流域浙西区暴雨中心,多年来面临着洪涝灾害频繁、预报调度复杂等难题。围绕“降多少雨、水位涨多少、哪里有风险、如何调度、该联系谁”等关键环节和问题,东苕溪数字流域防汛应用应运而生。

    该应用由设计院有限公司历经四年多迭代升级而成,依托数字孪生流域底座,打通数据感知采集、存储、业务、应用等多个环节,实现流域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多跨协同,打造了洪水精准预报、水情雨情智能预警、洪水动态演进预演、淹没风险模拟预案等“四预”场景,实现对流域防洪决策的精准支撑。主要发挥了三方面重要作用:一是流域态势全面感知。系统全面汇集水利、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相关数据,每5分钟实时采集、15分钟动态报送水文测站信息,实现雨情、水情不同维度统计分析,为防汛研判提供数据底板。二是赋能科学拦蓄调度。聚焦水旱灾害精准化防控的薄弱环节,通过构建东苕溪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统筹考虑流域大中型水库蓄泄调度、雨洪利用以及干流闸门调度、蓄滞洪区运用,实现流域调度“一盘棋”。三是风险处置全面闭环。打通风险管控处置最后一公里,通过系统风险研判,掌握风险区内重要设施位置(包括学校、医院等)、危险人员数量,协同应急部门及时提示预警风险,实时联动反馈风险区域内重要设施、转移人员等信息,实现各级责任落实、人员转移到位、风险处置闭环。

    在防御台风“烟花”期间,东苕溪流域防汛应用以确保水库大坝和上下游、左右岸防洪安全为前提,逐座水库计算纳蓄能力,逐条河流测算水位流量,制定预泄、预排、拦洪、错峰方案。经多方案分析比选,提前24小时预报瓶窑站最高水位为6.42m,与7月26日13时实测最高水位6.55m相比仅相差0.13m,峰现时间相差1小时;抢抓台风来临前关键窗口期,科学精准调度,青山水库果断进行削峰错峰,2次闸门全关零出库下泄,最大拦蓄洪量6200万方,避免了下游瓶窑水位超保证,避免了北湖分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作用,并为其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提供了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的“东苕溪”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