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一把手谈安全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当好第一责任人 守护河道安防线
  • 来源:河道中心
  • 时间:2022-07-05 09:51:59
  • 阅读:
  • 【编者按】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宁波水利网站推出【一把手谈安全】专题,邀请全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局直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安全生产谈认识、说举措,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水利干部职工安全素质,营造良好的水利安全生产氛围。


    当好第一责任人 守护河道安防线

    市河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孙春奇


    今年是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和收官之年,今年6月也是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作为河道中心第一责任人,我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与中心班子领导一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努力统筹水利发展与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河道中心始终严格遵守“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着力为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筑牢安全防线,中心各项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近5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一、营造“人人讲安全”的环境氛围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我们要求中心全体员工及外包服务人员将“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时刻牢记在心里,牢记岗位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熟记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二是强化责任机制。每年梳理明确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生产任务,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科室再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人,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分解到位、安排到岗、落实到人,中心自上而下、各条业务线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三是强化部署落实。班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学习和工作部署,每年至少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党委会3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4次(每季度)、安全联络员会议4次,各级干部职工在中心党委和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遵守安全纪律、执行安全规章、落实安全部署,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二、建立“事事讲安全”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风险清单”机制。探索实践“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重点对姚江大闸和甬新闸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探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辨识安全危险源,建立危险源管控、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三张清单”,目前正在对段塘泵引水工程进行深化“试点”。二是完善“重大安全问题”处理机制。对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建立“一事一议”制度,严格执行“发现、交办、整改、督查、销号”流程,专题跟踪整改进度,做到人员、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于未能及时整改的疑难问题,成立专题小组指导协同推进解决。三是开展“重要安全场景”应急演练。每年设置安全演练演习预案,模拟相关突发情况,从而检验工作人员应急处突能力,提升安全风险管控业务素质,中心成立后已开展各类消防、闸门运行、防汛、船只遇险等演练十余次,确保了重要演练场景轮换开展,核心安全项目概无遗漏。演练中做到务求真实、切合实际、高度仿真,起到了良好的预演和实战效果。

    三、抓好“时时讲安全”的意识教育

    一是抓好安全日常学习,利用安全宣传画、标语、图片、播放安全教育片、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经常性开展全员消防、交通安全、急救知识等培训,年均组织各类安全学习培训400余人次。二是抓好安全专题培训,每年组织对安全联络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培训,要求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熟记于心,并全部通过考试取得《宁波市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合格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培养他们能管、敢管、善管素质。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结合当年的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了《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电视专题片学习、“一把手”安全讲课、“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水安将军”趣味活动、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等多项活动。

    四、建立“处处讲安全”的规范要求

    一是在防疫中突出“全方位”安全管理,及时制定防控方案、预案,建立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细化各个管理场所、环节的防控措施,认真做好人员动态排查和疫苗接种,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访客管控,同时落实对第三方服务单位的防疫监督管理,确保了单位防疫安全。二是在堤防安全鉴定工作中实现“全周期”技术支撑。全面、动态排摸梳理全市三级及以上堤防安全鉴定情况,根据鉴定情况分类标注上图,在鉴定过程中实时为县市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指导,鉴定结束后将鉴定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负面清单销号机制,平时抓好三江堤防常态监测数据比对对属地做好常态化风险点段提示。三是在闸泵运行安全管理中探索应用“一码”管理。以姚江大闸和保丰闸泵安全管理为例,每一个设施均对应设置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读取设备基本信息、责任人、实时安全状态和最近一次检查、运行、养护和维修的时间等,这将相当于为这些设备建立一个“健康体检卡”,实现了安全状态实时检查更新和可历史溯源,便于对同类易复发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提示预防。四是在保洁作业安全管理中落实“双线”监管。即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安全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远程视频实时监控和现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刻通过联合监管微信群处置,同时相关问题整改情况记入安全生产考核记录,并在月保洁例会上通报。五是在建工程安全管理实施“三班”管理。施工“班前”抓好安全准备,从项目管理、施工组织到每位工人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编制、安全交底及三级安全培训;施工“班中”强调安全管控,根据制定的各项方案逐一落实安全措施、专职安全生产人员旁站监督;施工“班后”严格安全检查,要求施工、监理、建设、质监分级检查,从工序到节点、从日常到专项,从而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风险发现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六是在防汛防台中抓好“四联”防御。通过推进闸泵联合调度,进一步提升市区防洪排涝的统一协调水平;通过实施第三方运维人员联合调派,补充汛期运调维护力量确保重要闸泵设施安全运行;通过抓好市、区两级汛前联合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渡汛安全;通过推进水利抢险物资社会联合储备,进一步丰富抢险物资的品种和数量,目前已与6家社会企业签订了代储协议。

    安全生产是1,其他工作是0,只有1有保证,其他0才有意义。下一步河道中心将继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思想,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制度预防”“数字智防”“创新技防”,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努力为我市河道管理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