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展示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海曙区西洋港河(古林段)
发布日期:2023-10-09 15:20:03 阅读次数:: 来源:海曙区河长办

    一、摘要

    古林,又称黄古林,因黄公林庙而得名,是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地处宁波市海曙区中部,东临白云、段塘街道,南连石碶街道、洞桥镇,西接鄞江镇,北靠高桥、古林、横街镇,杭甬高速公路和鄞县大道穿境而过,境内的段梅公路横贯东西,水网纵横交叉,为典型的江南水乡。

    2017年以来,宁波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建立各级河湖长牵头工作机制,编制实施一河(湖)一策,坚持目标导向,打造生态美丽河湖。宁波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再现清澈秀美河湖景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引言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三、关键词

    幸福河湖建设 

    四、案例正文

    (一)背景情况

    西洋港河北起长河塘河,南至古林后虞耷,经大西坝进入姚江,全长6.6公里,其中古林段流经西洋港村、蜃蛟村、仲一村三个行政村,长4.63公里,水面平均宽度45米。历史上,曾有文人墨客如此评价西洋港—“一水醉美西洋港”。在五水共治之前,西洋港河水浑浊,岸边杂物、垃圾大量堆放,大量垃圾漂浮在河中,河道沉船、网箱密集,严重影响河水自流,河岸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沿岸百姓意见颇多。

    区域水系分布图

    (二)主要做法

    西洋港河的治理定位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通过严格企业治污行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1.高规格治河

    西洋港河是我镇5条区级以上河长制河道之一,建立了以邬旻常委、副区长为区级河长,包括联系单位海曙区商务局、镇级河长古林镇镇长王旭,沿岸三个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村级河长的治河队伍主体。同时,我镇治水办负责治河项目和日常保洁,沿河各行政村各配备一名治水联络员,形成了三级完备、分工明确的治河梯队。

    2.多项目治河

    (1)长效保洁

    全镇河道实行市场化保洁,区级“河长制”河道每2—3公里,镇村级河道每公里5—6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对全镇河道进行每天10小时动态保洁,并达到2小时内巡回保洁。打捞垃圾实行桶装化,日运日清,杜绝二次污染。同时联合各村农业社长共同检查、监督,实行每月打分考评制督促河道保洁成果,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长效目标。

    (2)河道疏浚

    2015年8月投入65万元按照全区河道疏浚标准要求,完成西洋港河2470米河道疏浚工程。为了巩固西洋港河治水成果,2017年古林镇对西洋港河再次进行河道疏浚,清淤15000立方米,清淤长度达到1893米,投资60余万。2021、2022年对西洋港河、庄潭河等周边河道进行河道疏浚工程,清淤15万立方米,共投资480余万元。

    (3)亲水河道建设

    西洋港河作为海曙区的骨干河道,古林在亲水河道建设中予以重点打造:一期工程于2011年2月竣工完成,投入606万元,完成了0.92公里的亲水河道建设,疏浚清淤4560米,河道护岸长度为1923米,岸坡绿化2.6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14年3月竣工完成,治理长度1.28公里,总投资1200万元,主体工程包括河道疏浚、河道护岸和岸坡绿化三大块内容,其中疏浚清淤2785米,河道护岸长度为2680米,岸坡绿化2.67万平方米;提升工程在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河道相关景观、绿化和水文化进行综合提升,工程于2015年7月完工,总投资1900万元,河道护岸长度4560米,绿化面积2.02万平方米。

    亲水河道建设

    (4)水上精品环线建设

    2021年古林镇紧跟“共同富裕”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独有的水文资源,将西洋港河、照天港河等7条生态河道组成环线,联合沿河七个行政村、一个渔业社组团打造“舟游古林”水上共富精品环线,探索开发一条以水为纽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航道。西洋港河游船码头是整个水路环线的起点,通过分布在沿线的12个河埠头将各个村落串珠成链。目前,“舟游古林”西洋港河游船码头至茂新御史码头沿岸8.26公里已开通。

     

    西洋港河游船码头

    3.水文化挖掘

    西洋港河是海西往鄞东调水的一根大动脉。水孕育了人类文明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能力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林镇深刻认识到水文化挖掘展示的重要性,西洋港桥与尚书桥,是海曙区境内有名的古桥梁,它们见证了昔日海曙区古林镇的繁华景象,在河道整治中予以修缮和保留;大乘莲华寺位于古林镇西洋港村,是古林镇人民祈福之地,寺前仍保存有一眼古井。古桥、古庙、古井融入滨河景观,再现了西洋港河历史风韵。

    大乘莲华寺

    (三)经验启示

    1.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把解决河湖突出问题摆在优先位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和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让老百姓用上清洁干净的水,享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美生态环境产品,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让“褪色”多年的河湖重现碧波荡漾的景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2.消除河湖水生态环境“顽疾”,必须坚持水岸同治、区域共治

    山水林田河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区域共治,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必须坚持水岸同治,统筹好陆上水上、地表地下,统筹好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河湖集中“治乱”、系统“治病”和科学“治根”,河湖“顽疾”正一个一个被治愈,生态美丽河湖逐步呈现。

    3.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湖,打造水上共富圈,谱写席乡共富篇

    全面建设美丽幸福生态河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挖掘席乡文化,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水上共富圈”。通过生态保护和河道整治,提升了主要河道两岸环境,美化了景观;又通过传统河埠头、船码头开发建设,打造水路节点,构建席乡核心区水上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