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水利局联合发改、资规、住建、交通、综合执法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重点建设领域和各类重大工程中涉及的水土保持事项,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监管的工作合力。
一是做好顶层谋划。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水保”的工作要求,为着力解决我市水土保持监管中“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批先弃”等薄弱环节,水利部门对我市轨道、公路、废弃矿山等重大生产建设项目,以及涉林垦造、坡改梯等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形成《关于强化和完善人为水土流失协同监管机制的调查研究报告》,提出建立水土保持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研究编制《宁波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规划》,探索实现全市水土保持全部门共同管理形式。
二是协同部门联动。按照“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全程管控、跟踪落实”的原则,与市级各相关部门形成信息共享、互动协作、定期联席、专题会商等工作协同联动机制:会同发改部门形成项目立项阶段信息共享;联合资规部门印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协同监管实施方案;联合轨道交通集团印发《关于建立宁波市轨道交通水土保持、涉河建设等涉水事项部门协同机制》;对接综合执法部门建立了建筑垃圾源头治理、过程监管和末端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等机制。
三是实现智慧水保。搭建“宁波市水土保持数字化改革系统”,构建了水土保持项目库、方案编报审查、项目全程管理、全域遥感监管、水保补偿费征缴、“两单”信用监管、水保社会服务等内容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并在全市推广试运行。通过信息化平台打通纵向横向信息壁垒,做到生产建设项目信息一体入库、方案编制审批信息一屏知晓、现场监督管理一目了解、发现违法问题一键预警,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协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