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首页 >
- 河湖长制幸福河湖专题 >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编者按: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是新时代“千万工程”在水利领域的再深化,是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工作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全市各地充分挖掘河湖优质资源和区域文化特色,通过水环境治理、河湖生态空间价值转化等手段,不断提升沿河村庄水美、水活、民富、村强等特质,借水兴农齐绘全域共富蓝图。
一、基本概况
崇寿镇傅家路村村域面积5.1平方公里,由原傅家路、四灶路、老湾、农场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内池塘、河流遍布,水系发达,具有典型的江南田园水乡风貌。
近年来,傅家路村高度重视水环境的治理提升,将改善村庄环境、形成良好水环境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水岸同治、民俗赋能、文旅融合”的方式,一同解码傅家路村成功创建水美乡村的幸福密码。
二、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水岸同治,优化“水环境”。一是开展河道疏浚及水体改造工程。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村内4条二类河道、7条三类河道,长度1.25公里的河床疏浚、河岸砌坎工程,同步完成河面曝气、喷泉等增氧设备的安装,生态浮岛、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的种植。二是开展池塘水系环通工程。累计投入480余万元,完成老湾北抗旱江和四灶路江与七塘江交界的简易木水闸1座,修掘农田沟渠12.9万方,整治村落池塘10个,整治面积达2500平方,生态河道石坎1500米左右。三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累计投入200余万元,通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实施截污纳管改造工程,实现雨污管道分离,完成农污治理覆盖面积达70%。
(二)民俗赋能,深化“水文化”。一是全面夯实乡村基底。投资1300万元,规划 “一心一江两岸”的水美乡村空间格局,以房黄江为平台,打造亲水文化、五塘闸文化。塘角码头畔建有亲水文化公园,河埠头边立有码头文化雕塑群,留下了码头的痕迹与码头的故事。二是科技赋能网红文化。联合宁波大学等高校开展浙麦冬航天育种露地种植及实验室科学研究等项目,开发麦冬健康饮品,感受乡村惬意的慢生活。以蝴蝶为主题的网红咖啡馆,成为年轻人扎堆“打卡”的网红地,每逢假期,人流更是络绎不绝,逐渐让“喝村咖品麦冬”成为一种新风尚。三是资源融合众家治水。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众家治村、众家共富”的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让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至每家每户,让惠农政策落地、净岸护水意识精准触达基层,让服务和管理渗透到每一个“最小单元”,实现“人在河边走,事在河边办,难在河边解”。
(三)文旅融合,发展“水经济”。一是借助“塘角烟火里”项目。以水美乡村点亮美丽经济,以月光经济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盘活整合资源,打造绿色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布局休闲文旅经济新业态,建设塘角坊景观区块和美丽经济体验区,村民通过办餐饮、咖啡馆,搭上“致富快车”。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50.18万元。二是注重水岸有机结合。加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基因”,有效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进而成为片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增量”,并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推出水美乡村研学线路,形成集参观考察、菜单式培训、农产品展销订购、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以参观考察引流带动周边消费,实现片区集体经济收入1113万元。
三、经验及启示
(一)坚持综合整治,提升村域新面貌。作为前湾新区第一个成功创建高品质水美乡村的行政村,傅家路村通过“水与环境、水与文化”的联系,以水利改造促进村庄环境提升、水文化传承,进而吸引客流、转化经济效益。
(二)坚持邻水而居,开启乡村新生活。塘角烟火里特色街区以水文化、水经济为引擎,在保留美丽乡村文化记忆的同时,特色美食一条街,集聚城镇烟火气,成为独具辨识度的乡村新门户、城镇新中心。
(三)坚持文旅融合,助力玩出新花样。“蝶变、瓷韵、茶香”三大法宝齐上阵,咖啡馆、书画工坊、蝴蝶工坊等多种业态次第开放,傅家路村通过提品质、亮品牌、创特色,打造年轻态高品质水美乡村,谱写前湾新区共富共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