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首批幸福河湖精品小流域发布
  • 来源:市河长办、河道中心
  • 时间:2025-10-23 13:10:50
  • 阅读:
  • 四季轮转,似一夜入秋。随着秋色渐启、红绿交织,宁波也迎来了绚丽的季节。近日,宁波市河长办、宁波市水利局发布了首批幸福河湖精品小流域,邀您去河湖岸边捕捉秋的静谧。

    近年来,宁波市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小流域系统治理与生态价值转化,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首批发布的10个精品小流域典型案例,集中展现了全市在推动河湖治理从“安全单一功能”向“安全、生态、文化、产“四位一体”升级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系统治理,筑牢安全生态基底。 各地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安全与水生态建设。北仑区新路溪通过河道疏浚、水系连通,行洪能力提升40%,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慈溪市掌起镇任家溪村通过新建820米分流涵管与拓宽沿山溪坑,精准破解山区“逢汛必涝”难题,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构建起“上游分流+中游拓卡+下游畅排”的系统治理体系;海曙区庄家溪实施河湖岸线与污染源配套治理,水质达标率从60%跃升至95%;象山县大雷溪采用“石笼+植被”生态护岸,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90%,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

    生态价值转化,激活共富新引擎。各地积极探索“水生态+”模式,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宁海县汶溪联动两大旅游区,沿溪发展精品民宿46家,年旅游纯收入超千万元;江北区毛岙村关停高污染工厂,转型发展生态康养,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镇海区横溪村打造“共富工坊”,带动7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象山县大雷溪构建“河湖长牵头+专业服务+村民自治+智慧赋能”四位一体管护体系,并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大雷溪全流域生态观光带”,年接待游客33万余人,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化赋能,塑造特色品牌。深厚文化底蕴为小流域注入灵魂。余姚市梁弄大溪深耕“浙东红村”红色资源,年接待党员干部超30万人次;鄞州区梅溪小流域串联名人故居与红色遗址,打造“堇山红脉”党建品牌,形成特色研学线路;奉化区金溪挖掘和整合沿岸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方精神,通过滨水空间生动展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文兴”。

    机制创新,保障长效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力、群众主体”的多元共治格局日益完善,横街镇庄家溪创新“村集体资源入股+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漂流项目首年带动村集体增收400万元。各地普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治理成果常态长效。

    下一步,宁波市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深化精品小流域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数字赋能与长效管护,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将每一条溪流都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宁波市首批幸福河湖精品小流域典型案例名单

    海曙区:庄家溪小流域

    江北区:毛岙小流域

    镇海区:横溪小流域

    北仑区:新路溪小流域

    鄞州区:梅溪小流域

    奉化区:金溪小流域

    余姚市:梁弄大溪小流域

    慈溪市:石洞溪溪坑小流域

    宁海县:汶溪小流域

    象山县:大雷溪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