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首页 >
- 河湖长制幸福河湖专题 >
- 成果展示
- 成果展示
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探索河湖管护新路径,高质量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即日起,市河长办开设“河湖长制典型案例”专栏,通过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镇海区叫天港幸福河湖建设典型案例
一、背景情况
叫天港,北起沿山大河,南至外子贡河,西北一东南走向。沿岸的田杨陈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系丰沛,区域内叫天港河道长2.72公里,自然生态风貌优美。近年来,镇海区突出河湖长制在治水工作中的“总抓手”地位,精心做好“水文章”,依托田杨陈村特色定位打造“稻海粮仓”综合性园区,绘就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画卷。
二、主要做法
01响应工程号召,实现村庄转型。
2021年,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中,镇海区以河湖长制为统筹纽带,推动区、镇、村三级河长协同合作。田杨陈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入点,坚持“田水路房景”整体提升,围绕特有的“稻”文化为主题,依托“绿色休闲、慢调田园”的特色定位,着力打造一个以集生态农业、田园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稻海粮仓”综合性园区,并成为九龙湖镇“烟雨江南 红旅稻香”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两年多的持续建设,田杨陈村已成功转型为“阡陌交通、往来耕作”的现代版共同富裕“桃花源”。

02开展整治行动,改善人居环境。
在河湖长的统筹引领下,田杨陈村扎实推进“五清一改”专项行动,系统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突出问题,有效扭转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推动乡村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同时,通过“防涝与截污并进”的综合治理模式,区、镇、村三级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全域推进水环境整治,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浙江省级卫生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03开展稻海粮仓水美环境建设,振兴水旅经济发展。
围绕叫天港流域生态提升,田杨陈村以村河湖长为“一线推动者”,全面打造品质滨水空间,监督实施田沈路景观绿化提升改造,总改造面积1652平方米,河埠头及溪沟盖板规整处理,河埠头共36个,溪沟盖板共350.11平方米,有效提升了沿河景观绿化和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亲水休闲好去处。以叫天港为水环境依托,总投资1694万元打造的“稻海粮仓”文化体验线,牵连起九龙湖、十七房景区等镇海有名景点,推动水旅富民惠民,带动一方水旅经济发展。九隆望稻农业社作为“共富工坊”代表成为首批试点户,他建设的60亩稻虾共生园亩均收入翻了近两番,“稻虾米+小龙虾”的立体农业模式年均增收50余万元,相关做法获央视点赞。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系统思维,推动融合发展。立足“田水路房景”整体提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依托“稻”文化底蕴,整业融合的产业体系,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深化机制引领,夯实治理基础。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统筹协调核心作用,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通过“五清一改”“防涝截污并进”等专项行动,系统解决农村水环境突出问题,夯实生态治理基础。
(三)聚焦水旅融合,打造富民路径。以河道生态提升为抓手,打造品质滨水空间,串联周边特色景点构建文化体验线路。依托水环境优势发展立体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 “以水美境、以水兴产、以水富民” 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