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
        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根据水利部、省水利厅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围绕“水网编织共富梦,河湖同谱幸福歌”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水利科普进校园!这场科普盛宴,揭开水与鸟类关系的奥秘
  • 来源:市水利局
  • 时间:2025-04-15 12:13:55
  • 阅读:
  • 3月26日,惠贞书院高中部报告厅内,500余名师生屏息凝视着大屏幕上掠过的飞羽精灵。这场题为《江河之上——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讲座,以令人震撼的视觉语言揭开了水与鸟类关系的奥秘。

    本次活动由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和宁波市水利学会主办,特别邀请了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朱法君作为讲座嘉宾。市水利局党组成员、组织人事处处长竺灵英出席。

    讲座伊始,同学们先观看了姚江大闸的宣传片。姚江大闸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省水情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多批次社会各界人士、学生等前来参观、研学,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科普效果。在请进来的同时,积极探索走出去,市河道管理中心和市水利学会结合“中国水周”,联合开展本次水利科普活动,是将基地范围外延、科普内容拓展的一次有效尝试。

    鸟类从“稀客”变“常客”? 这件事要从水里找答案

    水与鸟类有着怎样的关系?朱法君用自己拍摄的上百张鸟类照片,带领同学们去寻找答案。朱法君是一位资深的水利专家,长期从事水利工作,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因为工作原因,热爱上了生态摄影。在朱法君的镜头下,捕捉到了自然界里的许多动人和珍贵瞬间。 

    “这个是西湖四大候鸟之一的鸬鹚。”朱法君话音刚落,只见大屏幕上出现一只振翅掠过的鸬鹚,双翼激起的水珠甩到空中,呈锥状的嘴里叼着一条激烈扭动的鲤鱼。“这是鸬鹚捕鱼的经典瞬间。”

    朱法君又给同学们展示了更多鸬鹚捕鱼的生动场景。有眼尖的同学发现,这些照片里的鸬鹚,嘴里叼着不同种类的鱼。“因为水质越来越好,鱼的种类多了,自然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

    有的鸟类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比如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它必须在清澈见底的急流中觅食,如果水有污染它就会离去。”朱法君说道,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华秋沙鸭也逐渐从“稀客”变“常客”。

    如何成为鸟类的好朋友? 记住这几点能扩充“鹏”友圈

    “全世界现存的鸟类已知有9000多种,中国有1186种,浙江记录有560多种,杭州有354种……”朱法君的“鹏”友圈也在不断壮大。说起鸟类的趣闻,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地主婆、地主婆……”朱法君告诉同学们,如果在大自然中听到这样的叫声,估计竹鸡就在附近。这样有趣的鸟类知识还有很多:黑卷尾就像穿着一身华丽的黑礼服,游隼的飞行速度比高铁还要快、“斑鱼狗”不是狗而是鸟……同学们时而被逗得捧腹大笑,时而被震撼得热烈鼓掌,自发鼓掌多达10余次。

    为了能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鸮,朱法君扛着相机蹲守一个月,终于让他如愿以偿。朱法君有着自己的观鸟心得:“要了解鸟类的习性,与它们保持距离,紧闭嘴巴,不惊不吓……”

    要想成为鸟类的好朋友,朱法君认为首先要保护鸟类的家园,比如森林、水域、浅滩、滩涂、湿地……“河湖湿地不仅是鸟类的栖息地,还是它们的食物来源、繁殖地和迁徙途中的‘加油站’。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鸟类的家园。”此外,还要保护共同的生态环境,杜绝一切不文明及违法行为。

    讲座现场有不少观鸟爱好者,来自高二(1)班的张同学和李同学就是其中两位,平时会带上相机去拍鸟。“我们学校的‘空中森林’也会有鸟类来休息,朱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懂得保护生态对于鸟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