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小小河长探水韵 | 悠悠运河畔 古村焕新颜
发布日期:2025-09-02 09:03:33 阅读次数:: 来源:市河长办、江北区河长办

    为提升青少年对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意识,从小树立爱护水生态观念,8月22日上午,市河长办、江北区河长办在半浦村组织开展“小小河长探水韵 水美乡村研学行”暑期活动,带领10名“小河长”走进高品质水美乡村,感受“两山”理论践行的生态样板,开启一段沉浸式水旅研学之旅。

    古渡寻脉,探索半浦文化基因

    孩子们来到半浦古渡口,从这里开启半浦遨游之旅。半浦村因渡口而兴,据地势之利,曾是水陆交通要道,现存区级文保点24处。近年来,半浦村通过盘活文化资源,成功培育文创园、特色民宿、主题餐饮、研学基地等多元业态,先后获评“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特色旅游村”等称号,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你们看,向东是天一阁文化、梁祝文化,向西是河姆渡文化、句章文化。这些文化,乘着姚江的水,全都汇聚在我们半浦。”半浦村文化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孩子们跟着讲解员的脚步,沿着古渡口开展巡河,一边查看渡口水生态环境,一边聆听着渡口清代《义渡碑示》的故事,“小小河长”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积极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

    半浦遨游,感知非遗与乡村新篇

    随后,大家一同行至半浦村内,一路参观了慈孝家风馆、共富工坊、半浦美术馆以及半朴园。在这些充满文化底蕴的场所,“小河长”们不仅感受到了半浦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还了解到乡村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

    半朴园的前身是半浦小学,由孙衡甫先生于1921年捐资建造而成。2016年,半浦村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运营,以“二老阁藏书文化、姚江古渡文化”为依托,融入慈城深厚的“儒学文化、慈孝文化、进士文化”,打造成为集传统国学教育、传统手工制作、现代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研学基地,可为村集体带来每年约16万元的租金收入。

    “水的颜色印在手提包上,好漂亮的花纹。”在手工老师的带领下,“小河长”们体验了有趣的手工扎染课程,在动手实践中体会了传统非遗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了扎染手艺的传承历史。

    下一步,江北区将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高品质水美乡村建设,通过村庄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探索打造“农耕+研学+体验”新模式,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品质“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