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首页 >
- 河湖长制幸福河湖专题 >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探索河湖管护新路径,高质量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即日起,市河长办开设“河湖长制典型案例”专栏,通过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北仑水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北仑区岩东水务有限公司水文化馆是面向公众的“水科普教育基地”和面向行业的“技术交流示范窗口”。自2010年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超过5万人次参观,并于2011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成为全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展馆以“认知水、珍惜水、守护水”为主线,运用沉浸式互动装置、动态模型和数字影像等技术,将水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体验的内容。同时,岩东护水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与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水情教育、专题展览及行业交流会议,广泛推广节水理念,系统传播水务科技知识,助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共治新格局。
一、科技赋能沉浸体验,构建水科学认知新体系。展馆深度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智慧水务VR漫游”体验项目,让参观者穿越至未来水厂,亲历全智能调度供水与污水处理的智慧城市水系统运作全过程。同步开发“虚拟河流”环保互动系统,通过手势识别技术,使观众可实时“清理”屏幕中的污染物,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化保护水环境的责任意识。展馆系统构建从“知水”、“用水”到“节水”、“护水”的完整知识链,依托“一滴水的旅程”核心展区,借助动态工艺模型与交互游戏,将复杂的供排水技术流程转化为直观可感的体验内容,显著提升科普传播效能。
二、强化互动实践操作,打造立体化科普教育平台。展馆设置显微镜观测区供参观者亲手操作,直观观察水中微生物群落,探索水体生态的微观奥秘;互动体验区聚焦水利与环保知识普及,由志愿者现场讲解演示,并组织线上答题竞赛,增强参与趣味性;模型沙盘区动态呈现我区河网水系分布,使参观者能够直观理解区域水系的整体架构与运行逻辑。三大区域有机融合,形成了“可看、可玩、可学”的立体化教育场景,成功将水知识科普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显著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学习成效。
三、聚焦行业交流共享,搭建高水平水务对话平台。展馆不仅是公众科普窗口,更是岩东水务展示先进技术与管理成果的行业会客厅。通过精细建造的厂站工艺沙盘、实时数据监测大屏(集成DCS、SCADA等系统)、以及关键设备实物模型(如先进膜组件、智能阀门等),全面呈现企业在智慧水务、节能降耗、工艺升级与精准控漏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专设技术交流研讨区,定期举办“水务开放日”、“技术沙龙”、“专家讲座”等品牌活动,聚焦“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再生水综合利用”、“智慧泵房建设”等行业前沿议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民间河长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深度对话与经验分享,有效推动治水技术创新融合与区域水资源管理协同发展。
岩东水务水文化展馆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汇聚政府、行业与社会多方力量,将企业的专业资源有效转化为社会化科普优势,不仅显著提升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度,也为水务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搭建了高效平台。这一模式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生态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同类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